联珠诗,又名顶针诗,是用修辞中的顶针格写成的诗。顶针是用前一句或前联的结尾词语,来做后一句或后联的起头,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,上下递补,以此类推,往复蝉联至篇末的,称作联珠诗。联珠诗一般有三种形式:一是每句蝉联;二是每联(或每小节)前后蝉联;还有一种是每句都吟同一事物,某些词语在句子中重复出现。诗中仅两三句偶用联珠格的,不视作联珠诗。
一、每句蝉联,如《白雪遗音》收有明朝无名氏的《桃花冷落》:
桃花冷落被风飘,飘落残花过小桥。桥下金鱼双戏水,水边小鸟理新毛。
毛衣未湿黄梅雨,雨滴江梨分外娇。娇姿常伴垂杨柳,柳外双飞紫燕高。
高阁佳人吹玉笛,笛边鸾线挂丝绦。绦丝玲珑香佛手,手中有扇望河潮。
潮平两岸风帆稳,稳坐舟中且慢摇。摇入西河天将晚,晚窗寂寞叹无聊。
聊推纱窗观冷落,落云渺渺被水敲。敲门借问天台路,路过小桥有断桥。
桥边种碧桃。
二、每联(或每小节)前后蝉联,如明朝吴承恩的顶针诗:半枕松风茶未熟,吟怀潇洒满腔春。春不荣华冬不枯,云来雾往只如无。
无风摇曳婆娑影,有客欣怜福寿图。图是西山坚节老,清如南国没心夫。
夫因侧听称梁栋,台为横柯作宪乌。
三、每句都吟同一事物,某些词语在句子中重复出现。如元代诗僧明本的吟松月诗:
评论